污水處理工藝方法
污水處理工藝方法
目前常用的污水處理工藝方法有AO/A2O、AB、SBR、氧化溝、常規曝氣法、膜分離器等,這些工藝各有特點。
AB法
AB法污水處理工藝方法將曝氣池按高、低負荷分為二級供氧。a負荷高,曝氣時間短,污泥量大,污泥負荷2.5kgBOD/(kgMLSSSD)以上,池容積負荷6kgBOD/(m3d)以上b級負荷低,污泥年齡長。A和B級亦可分期建設,A與B級間設中間沉淀池。二級池的F/M(污染物量與微生物量之比)不同,形成不同的微生物群體。AB法雖有節能優勢,但不適合低濃度水質。
SBR法
SBR法污水處理工藝方法進水、曝氣、沉淀、出水在同一池子內完成,通常由3—4個池子組成一組,輪流操作,每組一池地間歇操作,故稱為序批式活性污泥法。這種體化技術的特點是技術簡單,只有一個反應池,不需要二沉池、回流污泥和相關設備,一般不設調節池,多數情況下可以省去初沉池,節約占地面積和投資,耐沖擊負荷,運行方式靈活,可以從時間上安排曝氣、缺氧和厭氧狀態
普通曝氣法
普通曝氣法污水處理工藝方法出現zui早,實際處理效果好,可處理大污水量,Jc-r工廠可集中建設污泥消化池,產生沼氣可利用能源。傳統普曝法的不足之處是只能作為常規二級處理,不具備脫氮除磷功能。近年來,在工程實踐中,通過減少普通曝氣池的體積負荷,可以達到脫氮的目的;在普通曝氣池前設置厭氧區,可以除磷或化學除磷。普通曝氣法去除BOD有多種形式,如氧化溝,工程上稱之為普通曝氣法的改良工藝,也可統稱為普通曝氣法。
氧化溝法
氧化溝法污水處理工藝方法是在20世紀50年代初發展起來的。由于結構簡單,管理方便,很快就得到了普及和應用,不斷創新。目前,氧化溝在應用中發展出了多種形式,比較有代表性的有:①帕式,簡稱單溝式,表面曝氣采用轉刷曝氣,水深一般在2.5—3.5m。②奧式,簡稱同心圓式,實際應用多為橢圓形三環路,三環路采用不同的.DO,如外環0、中環1、內環2等,有利于脫氮除磷。采用轉碟曝氣,水深一般在4.0-4.5m。③卡式,簡稱循環折流式,采用傘形葉輪曝氣,水深一般在3.0m左右,但污泥容易堆積。④三溝式氧化溝(T型氧化溝),該污水處理工藝方法由3個池組成,中間作曝氣池,左右2個池兼作沉淀池和曝氣池。其特點是轉刷曝氣、水淺、占地面積大、無厭氧池、無除磷功能。